第(2/3)页 …… 顺流下来,长安渭水码头到襄州有百里水路。轻舟本为客船,沿途停靠了好几个码头接送旅客,到了襄州一样接客下客,随着人流下了轻舟,自有小厮去安排行程。 张继等人也都见识到了襄州的漕运码头,的确是异常繁华与热闹。也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时常有客船或是货船靠岸。在这里接活计的伙夫日夜守候,也时常可见官差衙役在此维持秩序。偶尔,也能看到一些形迹彪悍之人在船舱人群中往来穿梭,众人对他们奉若神明不敢有半点得罪。 “襄州的漕运,事关国朝俸税与盐铁转运,向来都极为紧要。”吕星海看着热闹的襄州码头,有些感慨地说道。 “至我唐国开国起乃至前朝武周时期,荆襄一带就盐枭横行,剿之不绝杀之不尽,无数的盐税流入盐枭之手。除了偷卖私盐,盐枭们还有组织的聚众在一起,结联官府私营铁器,横行乡里欺压良善。若是乱世,这些盐枭的行为尚事理喻,有些也是为了抗击暴权苛政想讨条活路而已。但方今太平盛世国泰民安,这些家伙们多行不益只为中饱私囊,那可就容不得他们了。” 张继点了点头,说道:“我也久闻荆襄一带富庶繁华,但也三教九流龙蛇混杂,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与平静。这么多年来,盐枭泼皮们一直剿之不尽,几乎与王法并驾齐驱,地方的官府似乎也对他们无能为力。如若你上任过后必要重视这一块,若能剿灭盐枭,或许会是一件不错的政绩。” 吕星海嘴角一挑笑道:“看吧,又与我想到一处了。怪不得你能写出漕弊时下论!别人办不下来的事情,我们办下来了,那就是不错的政绩。我任上刚好就在荆州那块地方,荆州的盐枭究竟有多大势力有多难办,我去上任过后,要深入了解了才知道。” 稍后小厮带来了熟悉的船家,吕星海问那船夫,得知刚好江浙有一个运送漕粮进京的船队今晚返航,于是便安排自己的小厮去接洽船家。随后,吕星海便对张继道:“我们不如在这里随便先走走看看吧,就算是住上一两日也是无妨,反正也已经到襄州境内了,就当寻访民生。” “也好。” 不久之后,二人在小厮带着来到了码头上的商贸区域的酒肆。张继与好友吕星海边走边谈笑,吕星海道:“张兄真不与我返回襄阳了吗?如果不是因为奸党作祟,以你的才华,未必不能金榜题名!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将来未必就没有机会步入官海,青云直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张兄,千万不要放弃啊。” 张继心中苦涩,摇了摇头,还是沉声道:“不了,暂时我还是不要回去了,这些年一直寒窗苦读。古人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外面的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也好,姑苏自古就是文人墨客,隐士贤能聚居之地,张兄不妨去江南游历一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