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征召之事,进行的如何了?” 总督府后院,杨安唤来新任的海洲皇城司军侯李进忠淡声询问。 “回殿下,根据各郡县的皇城司传来消息,大部分被征召者都已经乘坐军中飞舟前往了天海军团大营,只有小部分被征召者拒绝了服役。” 李进忠躬着身子,恭敬回答,姿态卑微到极点。 如今大乾王朝威势正隆。 除了小部分心怀侥幸的被征召者拒绝了服役,其余被征召者,哪怕是洲郡大族弟子,也不敢公然逃役。 因为他们很清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一旦公然逃役,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来自朝廷的通缉,甚至会祸及家族。 尤其是此次征召,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杨安这个大乾十三皇子在有意针对海洲的地方大族和武道宗门,真要给他抓住了把柄,说不得就要杀鸡骇猴。 所以真正聪明人,哪怕明知道此次被征召会有危险,却也不敢逃避征召。 只有看不清形势的人,才会心怀侥幸,找各种理由逃避此次征召。 杨安听到李进忠的回答,点了点头,然后面色平静问道:“各郡县的田产和丁口登记情况可有变化?” 李进忠不敢隐瞒,小心翼翼道:“回殿下,各郡县的田产和丁口登记都有出现变化,只是变化不大,只有一些地主乡绅和部分豪强商户等,有上报了部分隐匿田产和丁口。” “此外,还有部分被征召捐献了一些钱银和宝药,说是要支持殿下剿灭海盗。” 作为执行者。 李进忠自然知道此次征召的背后隐秘,也知道杨安的真正打算和计划。 可惜的是,杨安的这一举动,似乎效果不大。 只有一些不入流的地主乡绅和县府豪强有更新自家的田产和丁口登记情况,并捐献了一些钱银和宝药。 那些真正的海洲大族和武道宗门等,则是毫无动作。 甚至隐隐有抱团在一起的迹象。 或者说,海洲的这些世家大族和武道宗门等,并不觉得杨安敢真正对他们出手。 毕竟在他们看来,杨安就算完成了封王考核,真正成为了海洲王,以后想要治理好海洲,也离不开他们协助。 另外,如果杨安随便一个征召令就让他们低头,他们这些人的面子往哪搁? 此事真要传出去了,岂不是让天下的世家大族和武道宗门耻笑? 最重要的是,如果他们因为杨安的一个威胁,就将家族好不容易才隐匿的田产和丁口全都上报朝廷。 这岂不是不打自招,变相的承认了自家有隐匿田产和丁口等,触犯了朝廷律法? 所以,海洲众人在私下里稍微商议后,便直接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共同抗衡十三皇子杨安暴政的暂时联盟,纷纷表示,要同杨安抗争到底。 主打的就是一个法不责众。 这也是为何更变田产丁口登记,捐献钱粮宝药的全都是一些地主乡绅和县府豪强,没有一个世家大族和大型武道宗门的原因。 对此。 杨安心知肚明。 甚至早在几日前,他就有接到海洲皇城司的密报,知道了海洲众人结盟消息。 只不过杨安并没有阻止,而是任由他们相互串联和勾结。 既然有人想要拿自己的脑袋来测试下自己的刀子够不够锋利,那就让他们测试好了。 杨安肯定是要成人之美的。 反正只要他们自己开心就好。 “既然都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就直接照着本王拟定好的标准开始做事吧。” “逃避征召者,冒名顶替者,直接抄家流放南洋。” “隐匿田产和丁口,与真实上报皆相差一倍以上之家,被征召者全都编入先锋营。” “隐匿田产和丁口,与真实上报,有单一相差一倍往上之家,被征召者全部编入替补先锋营。” “隐匿田产和丁口,与真实上报相差半数至一倍之家,被征召者全部编入中军。” “隐匿田产和丁口,与真实上报相差半数以下之家,被征召者全部编入后军。 “所有田产和丁口数据,皆以昨日为准,若有捐献钱粮和宝药者,折算以三倍钱银,计入上报田产和丁口。” 杨安淡淡开口,对李进忠下令说道。 先锋营,说白了就是炮灰营。 此次围剿白魔海盗团,虽然他已经跟血屠尊者有了约定,但是这并不代表白魔海盗团众人就会束手就擒。 一场大战和厮杀,肯定是在所难免的。 毕竟朝堂众人也不是傻子,若是表现的太假,肯定会引得朝堂众人质疑,有损他的名望。 所以这先锋营便是杨安主动送给白魔海盗团杀的,为的就是让这一次的剿灭白魔海盗一事,演绎的更加真实。 第(1/3)页